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7:35 点击次数:124
肺癌,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,其治疗及预后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。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,术后5年生存率是一个常被提及的概念。
那么这个5年生存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?超过5年是否就意味着患者已经完全康复了呢?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杨成平主任将为我们详细解读。
5年生存率:一个评估指标
5年生存率,是指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,存活5年以上的比例,它反映了癌症治疗的长期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。对于肺癌而言,5年生存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包括肺癌的病理类型、分期、治疗方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。
在肺癌手术中,如果能够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,那么患者的5年生存率会显著提高。例如,原位癌或微小浸润性腺癌的术后5年生存期可达98%以上。然而,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而言,由于肿瘤已经发生转移或扩散,治疗难度加大,5年生存率会相对较低。
展开剩余52%超过5年并非终点
杨成平主任指出,虽然5年生存率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,但它并不意味着患者已经完全康复。实际上,即使患者度过了5年的生存期,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。因为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,其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始终存在。
此外,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,其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也不同。例如,小细胞肺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,术后早期即易复发转移,因此其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。而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,术后出现转移的概率也略低,但同样需要警惕复发和转移的风险。
成都普济中医杨成平主任强调,面对肺癌这一挑战,患者和家属要保持科学、乐观的态度。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,选择正规、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,此外,患者还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,如戒烟、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等,以提高身体免疫力,降低肺癌发生的风险。
免责声明: 文章中所展示的图片均为人工智能生成。若这些图片存在版权问题或不适用于商业用途,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一经指出,将立即删除相关图片,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!
发布于:四川省